2012年2月6日 星期一

台南鹽水蜂炮的由來




遠近馳名的南台灣著名元宵活動鹽水蜂炮,那此起彼落的蜂炮聲和置身在有如槍林彈雨的蜂炮陣中,每年總是吸引上萬的民眾進入鹽水鎮參與體驗,奠定今日台南鹽水蜂炮舉世聞名的民俗慶典活動。

  話說蜂炮的由來,相傳在清朝時鹽水一帶流行霍亂瘟疫,造成地方居民恐慌。於是地方商紳人士恭請關聖帝君在農曆正月十五日前夕出巡遶境,藉由繞境期間一路上各住戶店家,隨著神轎遶街燃放鞭炮助陣的方式,清除瘟疫解災解難,自此之後鹽水當地才得以平靜。

  嗣後每年在元宵節恭請關聖帝君出巡並燃放鞭炮的習俗,從單純的燃放鞭炮蛻變為蜂炮、炮城習俗,奠定今日鹽水延續上百年享譽世界的在地民俗慶典。

  其實施放蜂炮,不僅只是單純驅除瘟疫的習俗。在另一層面來說,透過這樣燃放蜂炮的儀式,無形中也解決外力入侵鹽水所帶來的社會不安和當地的商業衰微。

漫天震響的鹽水鎮,在每年的元宵節期間帶給數以萬計的民眾流連忘返的難忘回憶。在這裡也提醒即將要參與鹽水蜂炮的民眾,必須全副武裝作好相關的安全措施,快快樂樂的體驗享譽世界的鹽水蜂炮,平平安安的回家。

炸寒單的由來




炸寒單爺始於一九五一年,間歇舉行,於一九八零後才於每年台東天后宮農曆正月十五、十六的遶境活動,都由刺龍繡鳳的兄弟扮演肉身寒單爺,立於四轎之上接受信徒與商家的炸炮換取紅包,一年盛於一年。

  炸寒單爺有越炸越發的說法,還有擲炮為寒單爺驅寒和寒單爺接受炮轟以贖平日欺善之罪,所以扮演者都為道上兄弟。

  肉身寒單爺的打扮是頭綁黃頭巾,上書「寒單爺」,臉上打花臉,胸挂天師印,上身赤膊,下穿紅短褲,手持榕樹枝為法器,轎手全副武裝以防炸傷,成群炮手一涌而上,將準備好的竹篙炮竹炸在肉身寒單爺身上,當受不了炸炮,肉身寒單爺拼命揮動或丟下榕樹枝,表示支援不下去了,肉身寒單爺可以輪替,因為扮演者都為道上兄弟為多,也為兄弟為此可以解除本身罪孽而來。

  一九八四年~一九八九年政府以「組織複雜,治安堪慮」為由禁止炸寒單爺,後來在縣議員協調及約法三不之下(不接受炮炸挑戰、不收紅包、不發生意外)解除禁令。

  炸炮有火有炮當然有危險,而炸寒單爺不比鹽水烽炮是向天發射蜂炮或是北港媽祖炸轎,而是直接炸在人的身上,少不了皮破肉綻,也就更危險,而且平時魚肉鄉民、為非作歹的兄弟們,即是接受一次炸炮即可贖前衍的?,炸寒單爺已變成代表台東的最重要民俗。


熱門文章Popular Posts